2025.02.05

主要國家閥門出口政策

美國閥門出口相關政策
美國作為閥門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有許多政策影響閥門產業的出口狀況。
一、標準相關政策
在美國,閥門行業涉及多項標準。很多工業閥門都需要符合美國石油學會(API)的標準,例如石油工業閥門要取得API標誌才能更好的開啟銷售。這是具有市場准入性質的標準,促使閥門企業必須生產符合其標準的產品,否則在美國市場和依賴美國標準體系的國際市場上將面臨銷售困難。像一些配套石化產業等相關工業場景下的閥門出口企業,如果打算出口到美國市場,就必須通過相應標準的認證,否則很難獲得產品的認可。
二、貿易政策的影響
貿易摩擦影響: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也會對閥門出口產生間接影響。例如在中美貿易摩擦期間,美國採取提高關稅等手段,不僅影響中國閥門對美直接出口,也使得中美閥門相關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效應受到影響。一些中國閥門企業原本供應美國閥門產業鏈上游的材料或零件,或依賴美國市場的下游銷售管道,將面臨市場停滯或價格競爭加劇等問題,促使各方調整市場策略,如尋找新的出口替代品或重新建構產業鏈關係。
國際貿易協定促進出口機會:美國參與了多項國際貿易協定,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在閥門出口方面發揮作用,儘管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現在正在修訂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如果閥門企業位於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中的任意一個國家,在協定相關貿易條款下,可以享受諸如關稅減免等條件,這有利於擴大協定成員國範圍內的閥門出口。例如部分加拿大閥門企業在滿足加拿大相關原產地規則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以較低的關稅成本出口到美國或墨西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閥門行業的區域貿易。
三、產業相關支持
美國在高端閥門製造領域持續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研發和創新,這項政策從側面提升了該國閥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例如政府對科學研究機構與閥門企業的合作項目進行補貼與支持,重視閥門產業人才培育中的科技創新等。相關數據顯示,美國閥門產業企業數量較少(2019年相關統計數據為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相對於其龐大的工業體系所佔比例較小),但卻佔據著全球高端閥門市場的較高份額。
日本閥出口相關政策
日本是閥門技術領先的國家之一,其政策特徵如下:
一、業界標準與品質認證體系
日本國內生產的閥門遵循嚴格的工業標準,如日本工業標準(JIS),在日本國內市場以及由日資企業主導的一些海外市場項目上對閥門的品質要求均以JIS標準進行控制。同時,對於一些高精度、高品質要求的出口閥門產品,日本有自己完善的品質檢測和品質認證體系,只有通過相關認證的閥門產品才允許進行出口貿易,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日本閥門高品質技術領先的國際形象。
二、技術研發支持
為了維持閥門技術的領先優勢,日本政府在科學研究計畫、人才引進等方面對企業給予大力支持。例如在一些閥門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上,不少企業都能得到政府的研究計畫補貼,在產學研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日本的閥門企業在精密小型閥門等優勢領域,在國際市場上能夠依靠領先的技術和良好的品質贏得不少訂單,這與日本整體科研能力的投入和政策引導密切相關。
三、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對出口的影響
日本國內推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政策,導致閥門產業的勞力密集和低附加價值產品逐漸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而國內則專注於發展高端閥門。例如在自動化、智慧工廠建設相關政策上,推動一些傳統閥門生產呈現集約化、高效化,研發和生產高端精密閥門產品用於出口等,以達到提升國際競爭力和獲取高附加價值利潤的目的等等。根據統計,日本閥門出口到歐洲和北美等地,高階產品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德國閥門出口相關政策
德國是歐洲閥門生產和出口大國之一。
一、嚴格品質和標準規定
產品標準:德國的閥門產品首先要符合嚴格的國內工業標準,如DIN標準。許多國際買家鑑於德國標準的高品質,願意選擇符合DIN標準的閥門產品。例如在歐洲區域的工程項目中,如果指定使用德國標準的閥門產品,德國本土企業在競爭中就有天然的優勢。而德國在閥門製造方面關注閥門的可靠性、耐用性等多方面品質因素,從設計到生產實施全程品質監督。
認證系統:德國擁有完善的產品認證制度,如TUV認證對於閥門出口都有強制性或推薦性的要求,TUV認證涵蓋了閥門產品的安全、環保等重要方面的考核,在歐盟市場等重視產品品質的國際市場,德國閥門企業憑藉TUV等認證可以迅速得到高度認可。
二、製造業促進政策
高端製造業扶持:德國政府長期以來重視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閥門作為製造業的一部分,獲得多種政策扶持。如對高階閥門生產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提供研發資金等。德國高端閥門在全球市場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得益於這樣的政策環境。例如,在石油化工高壓流量控制閥領域內,德國製造的閥門產品因為品質和性能優良而被眾多石油企業選用,無油潤滑壓縮機閥門等高端產品一直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工業4.0戰略驅動:德國的工業4.0策略推動閥門製造業朝向智慧化、數位化方向發展。閥門企業透過技術改造策略,提高閥門製造的效率和品質。一方面,實現在全球產業鏈對接中更具競爭力,能快速回應國際訂單和進行生產調整以供給出口;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推廣智慧閥門的更多賣點,如具有自動化感測和遠端控制功能的閥門在工業自動化市場很受歡迎,有利於擴大德國閥門出口的份額。
中國閥門出口相關政策
一、產業規劃與政策導向
政策促進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中國製造2025」等策略對閥門產業產生正面影響。國家鼓勵閥門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閥門產業朝向高端化、智慧化發展,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設備屬於裝備製造業範疇,受益於政策的支持,可以提升我國閥門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國內開始出現越來越多能夠生產高端智慧閥門的企業,如電動調節閥等產品在品質和性能上不斷提升,並逐步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認可。
國產化和進口替代政策面對出口的影響:在國家內外雙循環經濟政策的推動下,閥門國產化和進口替代傾向進一步加強,但這不至於成為出口的障礙,而是可以透過國產化水平的提升、技術改進來提高我國閥門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例如,國家一些政府推動的大型工業項目優先使用優質國產閥門,推動技術改進,滿足國內高端需求,同時可以把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出口到有同等需求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市場。
0
二、關稅和貿易促進政策
出口退稅政策:我國對閥門有出口退稅政策,如閥門在2023年退稅率為13%,此政策有利於提升我國閥門企業出口的積極性,降低出口成本,從而為國際市場提供更有競爭力價格的閥門產品。企業可以利用這部分退稅資金用於產品研發、改善售後服務等,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的運作能力,提升我國閥門在國際市場的整體形象。
貿易管制政策調整滿足國際需求:國家將透過調整進出口稅率、貿易管制等政策鼓勵國內企業閥門產品出口。除出口退稅外,諸如簡化部分閥門產品出口審批手續、放寬部分類別閥門出口企業參加國際貿易展覽會或對接國際客戶的限制等等,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國內閥門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然而在國際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也需要根據國際局勢調整閥門進出口貿易政策。如當某些國家對我國閥門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我國也將採取相應對策和產業調整策略,保護國內閥門企業的利益同時尋求進一步完善出口政策,突破限制。

我們致力於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中追求卓越,並期待與您合作!

問題或諮詢

聯繫信息

填寫表格,我們將在幾小時內回覆您。

+86 22 60612677

daniellee@runningda.com

中國天津濱海新區塘沽海洋高新技術區珠海路88號 300459

致電給我們

+86 18526585151

电话
WhatsApp
Skype
微信